
“韶山,我來了!”6月4日,一輛滿載25名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的中型客車緩緩駛進韶山沖,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”課課程組組織的“領袖故鄉行”實踐教學活動就此拉開了序幕。
一踏上韶山的土地,同學們就異常興奮起來。盡管大家急切地想看到領袖的故居,但還是排着隊默默地等候着。雖然與周圍農民新建的鄉村鋼筋水泥結構住房相比,毛澤東故居和劉少奇故居都顯得十分古老破舊,但是在上世紀初,一個偏僻的鄉村能夠有這樣一處宅院,不能不說他們應該是出生在一個殷實之家了。當聽說毛澤東家當時有一百多畝水田,劉少奇家有很多長工時,法律1501班的趙國印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,“毛澤東和劉少奇的家庭條件這樣好,為什麼還要革命呢?”指導老師告訴他們,這正是領袖的偉大之處。如果說革命是為自己,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去革命,他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天下勞苦大衆,他們是有遠大志向的。因為他們知道,即便說服自己的親人把家财散盡,又能拯救幾戶農民呢?不推翻封建制度,人民就不能翻身。
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,毛澤東的六位親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,有1700多名韶山兒女為革命英勇獻身。在韶山烈士陵園,同學們默立在烈士紀念塔前,心情沉重,很多同學噙着淚水,哽咽地讀着碑文和烈士的名字。文學院文學1402班王能嬌在日記中寫道:“他們對祖國、對人們鞠躬盡瘁,舍身忘我,他們的艱苦奮鬥作風,讓我們震撼、感動、敬仰!”“我們受到了深深地震撼,受到了靈魂的洗禮,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!”
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,同學們認真地聽着講解員的講解,邊看邊低聲議論着,他們不放過每一件展品,每一篇介紹文字,還不時向指導老師提出問題。在紀念館展出的一件毛澤東穿過的打着77個補丁的睡衣前,同學們駐足良久,感慨萬千。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黨總支書記彭旺林老師告訴同學們,領袖勤儉節約、艱苦奮鬥的作風是我黨的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财富,是黨風建設和反腐敗鬥争的精神武器。文學院文學1401班蔡曼激動地說:“相信主席的良好作風與優秀精神一定會繼承下來并發揚光大,我們一定做好接班人的工作,繼續努力!”
懷着對領袖的無比崇敬和深深熱愛之情,同學們追尋青年毛澤東的足迹,來到嶽麓山下和橘子洲頭。毛澤東曾在這裡寫下了脍炙人口的《沁園春·長沙》詞,想當年,青年毛澤東是多麼地氣概豪邁、氣勢磅礴。同學們重溫着毛澤東詩詞,抒發着自己的理想和情懷。外語學院日語1401班程雯玥說:“我切身感受到了胸懷天下、濟世救民的領袖情懷”。美術學院美學1401班張玉波說:“真正了解了主席的偉大,心系國家和人民,把個人放在最後。”
兩天的實踐活動結束了,同學們意猶未盡,紛紛寫下了自己的感想。大家紛紛表示,韶山歸來,總覺得自己有了很多改變,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。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,更要向領袖和革命先烈學習,承擔起曆史責任,勇于奉獻,敢于挑戰,要有理想,有追求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