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《人民的名義》,掀理論讨論熱潮——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組創新教研活動

發布者: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:2017-04-27浏覽次數:2096

  a

  近日,一部反腐劇《人民的名義》在社會中引起了廣泛影響,吸引了一大批觀衆,其中大學生群體就是主要的擁護者。十八大之後,中央高壓反腐,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監督和管理,樹立培養風清氣正的大環境,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基礎。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組順應大趨勢,在大學生們觀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熱劇時候,掀起了理論讨論熱潮,創新了課程組教研活動方式。

  4月26日下午,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組全體課程組成員和全校師生代表在政法學院、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1116會議室召開了《人民的名義》與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讨論會,會議邀請了政法學院、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院長周青鵬、辦公室主任張華作為嘉賓進行了相關主題發言。周青鵬院長認為:作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和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組教師要學習并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,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;湖北省教育廳非常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與發展問題,對教學課表等細節都較為關注;我們的課程在發展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問題,要在教學研究活動中不斷改進。他建議本次讨論會要開闊視野,不僅僅停留在一部《人民的名義》上,不僅僅止步在反腐劇的讨論上,而是要向更高的理論和實踐層面邁進,達到推進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教學效果,貫徹中央會議精神的境界。

  會議邀請了張華主任為師生們現場說法,介紹了法院和檢察院工作的真實、具體情況。張華主任詳細介紹了自己在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挂職鍛煉的工作,為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組師生解惑。他介紹了法律執業資格考試情況、法官任命的流程、我國兩審終審制度具體實施方案,深刻解讀了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後依法治國的方略,為大家講解了立案登記制度、有訴必理、案多人少等現實問題,并提出了法律信仰問題。張華主任的講解高屋建瓴、深入淺出,師生們笑聲朗朗,心情愉悅,不僅僅獲得了理論上的知識,也提高了人的法律修養。

  在嘉賓們發言結束後,師生們掀起了熱烈而真誠的讨論。

  董夏蘭老師認為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關注度很高,充分反映了國家對從嚴治黨和反腐敗的支持,也是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老師們要結合的現實,這部劇揭示了黨的領導幹部應如何樹立正确的權力觀問題。

  社會工作專業系主任裴聖軍博士認為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到社會分層現象,社會需要正常的流動機制;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一直以來是“情、理、法”的順序,法的信仰缺失是很大的問題,我們要樹立法的信仰。

  汪曉冰老師認為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非常好,反映了當前反腐的曆史大時代主題,其中的人物李達康書記真實、溫暖,體現了正義的力量和正能量。

  姚敏老師認為:自己之所以選擇了法學專業,就是因為看了很多年之前《人民的名義》編劇周梅森的另外一部劇《國家公訴》,這些劇影響都很大,掀起了政法學習和讨論的熱潮。

  參加會議的同學們也掀起了讨論的熱潮,紛紛對《人民的名義》以及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教育教學提出看法和意見建議。

  國際教育學院動畫一班王立哲同學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源于現實,高于現實,體現了主流價值觀又有藝術性,因此受到大學生熱捧。這部劇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鬥争的現實反映,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旋律。

  國際教育學院動畫一班查博文同學:十八大以來,我黨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内容,反腐敗取得一定成績,增強了人民對黨的信任和支持,推動了社會風氣淨化。《人民的名義》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熱捧,體現了廣大青年對政府反腐行為的認可,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正确的價值觀。

  政法學院法律事務1601班關子琪同學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敢于直面現實政治生态中的問題,進行了大尺度的批判,對黨員幹部是一種震懾和教育。

 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1601班田迷、向偉同學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體現了十八大之後反腐态勢,是依法治國的體現。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要耐得住寂寞、穩得住心神,要向見利忘義行為說“不”,體現理性之光、正義之光、善良之光。反腐沒有終點,永遠在路上。

  化工學院制藥1601班王帥同學:習近平總書記說過,如果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,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。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反映了現實反腐态勢,從熱播到表情包,從老戲骨到小鮮肉,都能讓95後窮追不舍,可見好作品沒有代溝,主旋律永遠不過時!

  化工學院化工1601班王少茹同學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的部分人物很好的體現了從群衆中來,到群衆中去的群衆路線。人不能一輩子當官,但人民永遠是人民。我們大學生要正以修身,以正面楷模作為榜樣,就像劇中人物的台詞:“什麼叫技高一籌,心裡有老百姓,你就技高一籌”。

  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組負責人蔡潇老師認為:《人民的名義》這部劇之所以熱是因為切中了當下反腐的現實,體現了十八大之後從嚴治黨的要求。作為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,要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進行課程創新。課程組教師要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,學習《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》和《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》,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程情況,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,更好服務學生和學校。

  這次教研會氣氛活躍,師生積極發言,有理論深度、有剖析批判、有情感抒發、有實踐思考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